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政治時事」標籤的文章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利弊分析

隨著今年(2019)5月初川普總統的變臉,中美貿易戰再度緊鑼密鼓,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關稅,由10%提升至25%,中國方面也不甘示弱,針對美國的農產品、酒類產品課徵關稅。以台灣的中間財,生產的代工體系模式,參與國際供應鏈程度甚深,很難躲過貿易戰的流彈衝擊,包括貿易量下滑、供應鏈的重整,都有不小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大戰方熾之際,不少中國台商或把生產基地、供應鏈外移東南亞,或回流台灣避險。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商回流超過60件,預期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未來更可能提高至5,000億元。 一時之間,中美貿易戰對台灣是利是弊?眾說紛紜。我們嘗試從正反面論點的彙整,再透過本文的分析,理出個頭緒。 根據今周刊(2019.5.15)報導,引用德意志銀行的分析,「一旦貿易戰全面開打的18個月內,美國與中國的GDP成長率將各自跌掉2個百分點,亞洲整體GDP在12個月內可能減少2個百分點。同時,也指出香港、台灣經濟成長的折損最大,分別有3.9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的減少幅度,甚至步入衰退。另外,陸委會前主委林祖嘉教授也指出中美貿易戰會衝擊中美雙方經濟成長,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小龍,GDP成長率都將跌破2%,而和台灣為貿易對手國的韓國已在今年(2019)第一季出現GDP負成長。顯然中美貿易大戰的負面效應已然出現。 不過,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卻指出,中國台商將高階產品轉回台灣生產,增加投資金額及工作機會,美國對台灣進口量出現大幅增長,因此,「貿易戰使台灣經濟受利」。 再者,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周鉅原教授的總體模型分析報告也指出,台灣和中國出口品的相似程度高達50%以上,且台灣中間財和零組件的差異性不如消費性產品,一旦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基於中間財相似性的考量,轉單「台灣製造」將是重要的考量方向。因此,根據美方對中方課徵10%稅率的估算,「美國GDP下滑1.06個百點,中國GDP下滑1.05個百分點,台灣的GDP卻可逐勢成長0.47個百分點」。 根據上述分析,中美貿易大戰對台灣經濟影響的利弊很難加以判斷。因此,我們嘗試予以釐清背後的真相。首先,周鉅原教授的模型係建立在美國對中國輸美2,000億產品課徵10%關稅的前提上。但目前關稅已提升至25%,故衝擊程度應更大。其次,周教授的分析,並未考慮貿易戰對中國台商的影響...

上月失業率增至4.64% 直逼50萬人

【中央社╱台北22日電】 2008.12.22 04:44 pm 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布,11月失業率4.64%,較上月上升0.27個百分點,1至11月平均失業率4.06%,較去年同期上升0.14個百分點,11月失業人數50萬7000人。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主計處今天下午將公布11月失業率,由於景氣持續走下坡,大型企業在紛紛加入裁員減薪行列,預估11月失業率將較10月的4.37%向上攀升,失業人口逼近50萬人。一般預測這波不景氣讓國內失業人口突破50萬人大關是遲早的事情。 畢業生好慘 今年9月失業率不降反升 根據主計處資料顯示,今年的失業率從7月開始突破4%,按照往年,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後,9月失業率會往下降,但是今年反常,9月失業率不減反增,失業率更一舉攀上4.27%,10月又增加0.1個百分點,來到4.37%,失業人口更高達47萬6000人。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全球主要國家瀰漫失業潮,台灣情況也不樂觀,從8月到10月,幾乎以每個月增加1萬2000人的速度在增加,因此8月到10月間,國內就增加了2萬4000個失業人口。國內目前總勞動人口1090萬人,失業率每增加0.1個百分點,失業人口就增加1萬人。 下半年,大型電子公司紛紛無預警裁員,包括奇美電、聯電和台積電,也都有裁員消息傳出。一般預測,就算11月失業人口沒有突破50萬人,今年底以前也極有可能突破50萬整數關卡。 從新竹科學園區開始颳起的「無薪休假」風潮,更是把國內隱藏性失業人口一下子提升不少,主計處官員表示,無薪休假者,因為還是保有基本工作機會,也至少有基本工資等保障,不列入失業人口,因此也不會影響到失業率。但不可否認的,無薪休假會影響到這些勞工的工時和薪資,也同樣造成部分社會問題。 未列入無薪假 隱藏性失業已近16萬人 通常主計處公布的隱藏性失業,指的是隱藏在非勞動的失業人口,10月高達15萬7000人,但是還有很多無薪休假者,未被列入隱藏性失業人口,因此國內實際上的失業狀況,遠比主計處公布的數字嚴重得多。 【2008/12/22 中央社】@ http://udn.com/

大廠裁員潮 「骨牌效應來了」

【聯合晚報╱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 2008.12.18 03:12 pm 景氣寒冬衝擊台系電子業的效應已開始發酵!包括面板廠、記憶體廠、半導體廠等除了紛紛因應產出縮減而要求員工休放無薪假外,新一波的裁員潮也相繼開始實施,包括聯電裁員500人、勝華裁員600多人、奇美首批解雇的860人等。大廠的裁員潮恐將引發產業鏈一連串的骨牌效應。 隨著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經濟,其所引發的不景氣冰原效應隨之向全球擴散,在市場購買力急凍下,電子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影響所及,大型企業從早先的凍結資本支出、縮減產能,一直到最近的高階主管減薪、休放無薪假等仍未能有效壓降成本,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得正式祭出裁員行動。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面板產業。奇美電子為有效撙節成本,擬分三階段對於人力進行精簡,首波解雇行動已於日昨展開;友達為免引起不必的爭端,內部高層已決定部分派遺員工期滿後將不再續約,以自然方式逐步精簡人力;彩晶自第三季末已開始凍結人事,預期未來不排除將進一步精簡人力。 其他如勝華全台將精簡約十分之一的人力,換算共計約600 多名員工面臨失業;背光模組廠如中光電、瑞儀均縮減外勞和約聘人員,瑞儀也將配合前線產能逐步裁掉約5%-10%的直接與間接員工,使得面板整體供應鏈已全面啟動瘦身計畫。 記憶體產業則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產品價格長期走跌下,又面臨不景氣的寒冬衝擊,使得相關大廠紛紛進行長假輪休措施,如力晶規劃將耶誕節假期拉長至明年元月初;茂德規劃明年農曆年前後全部員工輪流長達三周;南科、華亞科也也評估農曆年假期拉長至11天,並鼓勵員工節後一周放無薪假。 而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原本堅稱不會裁減員工的大廠聯電,繼無薪假後也正式開始裁員,據竹科管理局方面表示聯電裁員人數約為500人;而台積電開始取消津貼、降低加班費、降低薪資水平、實施無薪假等。 【2008/12/18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協助分屍 實習醫師照常到診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陳金聲╱連線報導】 2008.12.09 09:29 am 涉嫌協助分屍的林靈里,目前是中部某醫學中心的實習醫師,師長、同學聽聞他涉案,一片訝然。一名主治醫師說:「上周他才跟我的門診,每天都正常到診間實習。」還追問:「他真的參與分屍嗎?」 林靈里住高雄市的父母也無法接受;「養了廿幾年,看不出他有同性戀傾向啊!」林母表示,兒子經常有女孩在追,也曾帶女友回家過夜,「我不相信,這麼斯文的孩子怎會是同性戀,更不可能涉及分屍案啊!」 林靈里的父親五日得知兒子被收押趕去會面,他表示,父子相見,兒子抱著他痛哭,向他保證說:「沒有參與殺人,是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勢下被迫協助分屍,希望爸爸相信我。」 林父說,兒子告訴他,「知道與同志同居是錯誤的,早就想擺脫對方,但擺脫不掉,自己也長期陷入痛苦,沒想到沒有擺脫,最後還鑄下大錯。」 林父表示,家人一直都以為兒子獨自一個人租屋,每次回家也都說自己一個人住,直到接到學校通知兒子與人同居出事時,他和太太都無法相信。 林靈里的同班同學說:「大三、大四時,大家就略知他的性向,看他交往對象,多與校外男性友人走得比較近。」同學形容他個性活潑,和同學互動很好。 林靈里涉嫌在七日協助分屍,直到本月五日被檢方以涉案情節重大收押,同學及他跟診實習的主治醫師都說,完全看不出林有異狀;一名主治醫生長嘆說:「廿天來他這麼鎮定,太令人吃驚了!」 【2008/12/09 聯合報】@ http://udn.com/

考高中 升大學 1年2試變1試

大學入學考試如果變更,十餘萬考生權益將受影響。(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升學制度又將出現重大變革,大學及高中升學都可望由「一年兩試」簡併為「一年一試」! 簡化後 採計在校成績 教育部正構思將大學學測及指考簡化為一次全國性考試,採多元測驗,且結合高中在校成績的採計,不會走回「一試定終身」僅以筆試智育取向的老路;至於國中基測,也可望由兩次改為只考一次,未來更將朝高中免試入學、十二年國教方向前進。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指出,大學升學制度的改革,牽涉到大學及高中的教育運作,且為顧及學生與家長心理,目前的考試變革都只處於研議階段,不會草率推出方案。 入學考兩次 只有台灣 但是教育部長鄭瑞城近日接受週刊訪問,已宣示要研究把大學升學考試減為一次;民國九十一年實施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大考分為學測和指考迄今不過八年,考試又要變革,消息一出,引發各高中及大學關切。 鄭瑞城日前指示高教司查明「全世界有哪個國家像台灣學生一樣要兩次入學考試?」調查顯示似乎沒有。高教司因而邀請大學學者、家長團體及高中教師等人組成「工作圈」,研究後,將提出考兩次變一次的初步方案。 目前大學學測有十五、六萬名考生,指考則有十萬名考生,在學測人數愈來愈多,愈多考生不考第二次指考的現實下,也是推動一次考試的原因。 目前二次考試,學生從年頭考到年中,不僅大考中心、大學、高中付出龐大人力物力,學生壓力更大。何卓飛指出,未來除一次全國性考試外,最主要是讓學生把壓力分散在平常學習,例如高三下學期有三次模擬考,成績也可能採計。 何卓飛強調,一次考試的方式及類型會很多元,例如有人提議一次連考五天,但被學校代表否決;也有人提議分類考試,例如只考體育或音樂等,總之,考試會減為一次,但會維持多元能力檢測方向。 基測最快四年後實施 中教司副司長黃坤龍指出,國中基測雖有兩次,但考生可選擇只考一次,實際上考第二次的學生只有五成多,依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意見,到民國一百年仍將維持二次考試,但到一百零一年或一百零二年,可能有簡化為一次考試的新制出現。

時事新聞//老師改行當消防,萬綠叢中四點紅

不知該說老師難當,還是急公好義。新竹市消防局上月(11月)四位新進女性消防員,其中三位過去就曾具有教師籍,能夠放下教師這個高薪工作(相較其他一般工作),投身與危險相伴的消防工作,想必其中有很大的原因,不過不論如何,這四位女姓的確是巾幗不讓鬚眉。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2008/11/14 ) 4消防金釵 風城來報到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本月起有4名女性消防隊員,正式加入 新竹 市消防局,成為打火先鋒,她們不僅全部都具備 大學 學歷,其中3人還是中、英文教師,局長廖茂為直誇她們的素質都很高,足堪未來竹市的消防重任。 其中3人當過老師 這個月有4名打火英雌齊聚新竹市消防局,是歷來新竹最多女性消防隊員的名額。 巧的是,除了1人是從桃園縣消防局調來竹市之外,其餘3人都是警專畢業的特考班新人,而且她們3人不是 英文 老師,就是國文老師,這3名「老師」消防隊員在警專時,恰好由局長廖茂為教授她們「火場調查」,教學相長之下,師生情誼顯得格外有緣。 其中最年輕的周怡君,卻是最早「死會」的,因先生在預防課服務,世新 觀光 系畢業的她,遂從桃園請調來到風城,加入打火陣容。 通過體能毅力鍛鍊 淡江大學外文系畢業的吳雅萍,與真理大學企管系畢業的廖佩瑤,原本都是英文教師,在朋友介紹下,進入消防這塊她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經過體能與毅力的鍛鍊,她們順利畢業,證實巾幗不讓鬚眉,消防救火救災亦然。 師大國文系畢業的張怡梅,原本是 高中國文 教師,她一直想做能更貼近社會的工作,消防救災給了她從未有過的真實體驗,她對於能踏入這行,感到很興奮。 廖茂為說,這4名女金釵分別被編入消防第一與第二大隊,他也勉勵4人「既然是我的門徒,今後就不能夠漏氣喔!」

消費券條例 週五可望三讀

到現在還是讓人一頭霧水的消費券,相關條例終於要出爐囉!趕快來看看這個新聞! 消費券條例 週五可望三讀 〔記者王貝林、彭顯鈞/台北報導〕立法院週五可望完成消費券特別條例的三讀立法,朝野黨團昨預先溝通,對消費券有效期限半年、落日條款訂在九月底大致達成共識,將不納入胎兒,仍維持條例生效前出生才能領取;至於能否找零、稅捐人員是否稽核等問題,將待今日正式協商。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召集朝野黨團幹部,就消費券立法問題交換意見。王金平表示,經濟委員會召集委員翁重鈞今將召集朝野協商「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草案」條文內容,因朝野已有大致共識,週五院會可望完成三讀。 吳伯雄要求全黨動起來 為支持馬政府推動的消費券政策,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昨要求全黨動起來,積極配合「消費救國」,強調「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國民黨中常會昨邀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報告消費券政策,內政部長廖了以也說明政策執行方式。 胡仲英表示,發放消費券能促進消費,且比發放現金更有成效,香港、德國也將仿效台灣,準備發放消費券。 廖了以則表示,該條例於立院通過後,將與各縣市村里長溝通並聽取意見,預計在六日模擬發放流程。內政部也將進行民調,了解民眾對領取方式的意願,未於明年一月十八日領取者,經整理後,二月十日將發出通知,請民眾在四月底前自行赴郵局領取。此外,外籍與大陸配偶,將另設三百四十八個發券所發放,「雖有點不方便,但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 資料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dec/4/today-p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