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外時興帶嬰上班

上班以後,發現職場女性的育嬰問題真的很讓人頭大,不過我比較不贊同讓小嬰兒帶到職場上,因為即便是帶到職場上,母親因工作也無法隨伺在側,而這段無人期間,小嬰兒若發生意外無人知曉,母親也會時常分心,除非公司能貼心的請保母到育嬰中心待命。否則在家有專人照料,我想會更好。


育嬰假?遜!帶嬰上班正時興


資料來源:更新日期:2009/01/05 04:33 黃文正/紐約時報四日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105/4/1cfkx.html


對許多即將分娩的職業婦女而言,要選擇請產假與育嬰假,暫時離開職場?抑或找專業褓母照料小貝比,繼續工作打拚,好保住飯碗?不免有些兩難。為此,若干美國公司提供了另類選擇:把嬰幼兒帶去公司一起上班。


幾年前,身懷六甲的德露卡在紐約曼哈頓創辦Kingsland資產管理公司,她的員工都納悶,在公司草創這重要時期,老闆是否會請育嬰假,回家看顧剛出生的小嬰兒?


出乎眾人意料,德露卡決定帶小女兒蕾拉一同上班。她在辦公室旁設置了一間獨立的嬰兒遊戲房,如今,小蕾拉已三歲半。德露卡說,因一旁有褓母照顧,她可安心工作,而在工作空檔,也可就近陪她玩耍。現在,蕾拉七個月大的妹妹亞莉安娜也加入「上班」行列。


愈來愈多美國公司允許女性員工(甚或男性員工)帶嬰兒一同去上班。好處是:女性員工不需請三個月的無薪育嬰假,可方便哺乳,並且不用擔心小寶貝反而與褓母比較親暱;缺點則是,小嬰兒可能干擾工作,並引起其它同事的反感。


反對者認為,想要兼顧工作和孩子,最後可能適得其反,兩者都落空。職場顧問公司「WFC」董事長賽泰爾指出:「工作就是工作,有幼兒在辦公室,多少會令人分心。」曾帶初生兒子上班的廣告公司「S3」董事長麥克薇也說:「妳不可能同時兼顧好工作和媽咪的角色。」


「職場育嬰機構」(The Parenting in the Workplace Institute)篩選了全美一一七家對嬰兒友善的企業名單,這家非營利組織的創辦人莫昆女士說,鼓勵員工帶嬰兒上班雖已有十五年之久,但直至最近兩年才蔚為風潮。


她說,部分原因是經濟考量,此外,美國聯邦政府雖通過《家庭和醫療假法》(The 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女性員工可請三個月無薪育嬰假,但這對企業主或員工皆造成不小困擾。為此,越來越多人認為,帶出生嬰兒一同上班,不失為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明尼蘇達州「Borshoff通信公司」有四十名員工,公司老闆馬修鼓勵員工帶六周至六月大的嬰幼兒一起上班,但必須減薪兩成。


馬修說,這種減薪方式很公平,父母在上班中抽空關心照料孩子,也比較不會有罪惡感。


紐約出版公司「LifeTime Media」執行長葛莉絲,自女兒亞莉山卓兩個月大便帶著她一起上班,如今女兒已五歲大,她也鼓勵所有員工仿效,相信孩子可創造更積極的工作環境,果然,「大家的笑容變多了,感覺更放鬆、也更有意思。」


葛莉絲說,儘管帶孩子一同上班,有時不免對工作造成干擾,但大家都學著尊重這些「小同事」,而她也發現,女兒的「自尊心」和「安全感」都提升不少,葛莉絲笑說,討厭孩子的人,最好別遞履歷表給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怕老了沒人照顧?長照提早規畫

高齡化是未來趨勢,做好老後風險管理與財務規畫更顯重要。全球人壽商品部助理副總經理鄭中安表示,人口結構改變,台灣家戶人口數也往下縮減,未來若想單靠家庭功能支撐長照,愈來愈難,為了轉移風險,有些人會考慮投保長照險。 鄭中安指出,當有長照需求時,日常生活花費,除了增加照護費用,多數人收入來源也會中斷,但一般人在規畫時,往往忽略收入減少或中斷的風險。 鄭中安估計,目前照護費用每月約2.3至7萬元,一般家庭每月生活費約4.6至6.3萬元,若每個月至少要花5萬元,每年就要60萬元,以國人平均不健康餘命8年來計算,至少需要準備480萬元。 即使政府積極推長照2.0,擴大長照服務對象和據點,但補助對象、補助方式及範圍也有限制,未必能夠滿足長期照顧的基本需求。 建議民眾可考量商業保險,鄭中安說,目前與長照相關的保險有三種,分別是傳統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殘扶險,俗稱「長照三寶」。各自理賠認定標準不盡相同,透過客製化規畫符合需求的保單,避免事故發生後,才發現沒有理賠。 不長照的幸福台灣:安老資源聰明配講座(高雄場) 時間:10月21日(六)14:10至16:45(13:40開始報到) 地點:高雄國際會議中心603階梯教室(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4號6樓) 名額有限,請 把握報名機會 新聞來源: udn 新聞

別小看牙齒咬合不正! 小心身心都受影響

18歲的呂姓少年因 牙齒咬合排列不整 ,導致無法正常咀嚼進食,3年前到奇美醫學中心牙科部就診,經醫師蔡玉鈴評估後,呂男戴了2年半的金屬矯正器治療,咬合不正的問題及外觀已明顯改善,人也變得更有信心,昨現身分享矯正的心情。 蔡玉玲表示,一般認為牙齒咬合不正、不整齊只是美觀上的考量,但咬合不正對於患者生、心理都會受到影響,像是口腔黏膜易受傷、蛀牙及牙周病的發生率提高外,患者也容易因外型不美觀遭同儕議論,產生自卑感、不安等心理障礙。 呂姓少年也分享,因牙齒咬合不正,每次吃飯都相當麻煩,總是咬錯位置,不小心咬到口腔黏膜,且刷牙時有些牙齒不易清潔到,就怕造成蛀牙或是牙周病;後來戴了2年半的金屬矯正器,雖然前2個月有些不習慣,後來慢慢適應,現在牙齒總算變得整齊,吃飯也比較方便,感謝醫師拯救他的牙齒。 蔡玉鈴提到,咬合不正並非病變,而是一種發育問題,除了基因遺傳,舌頭、口呼吸或口腔不良習癖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咬合不正,牙齒排列不整齊只是其中一種情況,一般患者會以矯正器治療,矯正後多半仍需配戴維持器,才能讓牙齒不受外界因素再次跑位,嚴重咬合不正則需進行正顎手術。 蔡玉鈴強調,矯正治療不分年齡,越早介入治療,咬合不正的恢復效果較好,一般建議可在換牙階段做定期追蹤檢查,若有需要就可及早矯正,目前牙齒矯正因健保並未給付,依患者情況不同,矯正費用約10萬至15萬元不等。 大新竹地區牙齒矯正專家 - 傳有牙醫 從醫學立場來看,當牙齒的排列咬合關係異常,影響生理及心理,產生明顯障礙時(如臉形歪斜,咬合不正、唇顎裂等)必須接受矯正治療:在主觀方面要看個人之審美標準,職業及人際關係的需求才能作適當的決定。 要做牙齒矯正通常要掌握住最佳的時機;有所謂之學齡前與青少年時期之分,因此如果能正確把握住黃金時期會比成年後做矯正來的容易多,但是有些成年人會選擇做矯正則是想讓牙齒外觀能更好看、整齊、增加人際關係、改變臉型,但由於成年人上、下顎已經停止生長了,所以他們的治療時間相對會比青少年時期較長。 矯正諮詢就是踏入矯正治療的第一步。第一次就診時醫師會初步檢查病人口內狀況,依照病人主訴,加上臨床看診經驗,訂定初步的治療計畫。接下來就會請病人做一系列的矯正檢查,依照檢查的結果,再訂定更詳細的治療計畫,也許會與初步的治療計畫不一樣。 傳有專業的口腔牙科團隊堅持先

經濟部推動「智慧機械領航計畫」成果豐

因應工業4.0與智慧製造趨勢,經濟部全力推動的「智慧機械領航計畫」陸續開花結果,其中東台精機與光陽工業打造的全台首條「機車關鍵零組件智慧生產線」已正式發表,預計10月上線投產。 後續包括航太複材加工、鋁合金與難切削材料航太零件加工、汽車彈性車身組裝、彈性鞋材、水五金與手工具等智慧產線,也都將在今年底至明年中以前陸續完成建置。 目前參與這項計畫的廠商除了東台、光陽外,還包括漢翔、盟立、長榮航宇、晟田、上銀、永進、百塑等共20家廠商,涵蓋航太、汽車、機車、精密機械、製鞋、水五金及手工具等產業。 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指出,這是國內針對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領域,推動最大規模升級計畫,鼓勵業者以聯盟方式,將機器人、物聯網、感測器、大數據、網實整合及精實管理等落實於生產線中。 呂正華說,經濟部希望透過這項計畫,建置智慧製造示範產線及工廠,預計三年內可帶動廠商近百億元投資額,後續衍生商機超過數百億元,更是台灣發展成為「智慧機械王國」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智慧機械領航計畫有六項子計畫。其中,「航太複材智慧製造產創領航計畫」主要由漢翔聯合盟立、 喬崴進 及公準等三家廠商,建立航太複材加工設備國產化及整線智慧化,協助跨入國際航太複材智機市場。 在「航太智慧製造技術開發暨聚落整合計畫」部分,長榮航宇將導入國際航空產業產品資訊管理平台,同時建置放電加工智慧產線;永進則開發國產智慧加工設備,並導入駐龍與晟田的產線。 「汽車智慧製造暨供應鏈品質推升計畫」主要打造福特六和的智慧工廠,建置國內第一條彈性車身產線,可容納多款車型在同一產線混線生產,帶動汽車體系供應鏈升級智慧化。 東台與光陽合作執行的「機車關鍵零組件智慧製造開發計畫」,稍早已在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中發表首條智慧產線,光陽擬以每年二條產線速度,陸續完成換裝升級。 「智慧專業運動鞋材產線開發計畫」主要針對軟質鞋材,開發彈性件(鞋釘)自動模內嵌入系統、機器手臂適應性自動拔模等智慧彈性鞋材產線。 「水五金及手工具機產業智動化計畫」則由上銀針對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結合資訊服務業者,共同開發智慧產線。 新聞來源:  udn 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