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體質百百種 補了他 可能苦了你 |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入冬後,街頭販賣薑母鴨和羊肉爐的店家,總是擠滿饕客,不少家庭主婦也忙著到菜市場準備燉補食材,好讓家人進補一番。不過,專家認為,在營養過剩的今日,不是每人都需進補,並要辨別體質,以免「補過頭」了。 抗寒禦病 進補源自內經 台北縣亞東醫院中醫師劉亮吟指出,傳統進補的觀念,是源自我國最早一部經書「內經」上所指的「冬不藏精,春必病瘟」,特別是在冬至(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之日)之後,陰氣始退,陽氣漸回,一方面吃些藥膳食補來禦寒,另一方面則藉此進補,營養更易於吸收,可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以備抵抗來年病菌的侵襲。 藥燉排骨 偶吃解饞無妨 不過,怎樣補才算正確?有人平時拿當歸、黃耆、枸杞、紅棗煮水當茶喝,可以嗎?或是行經夜市賣藥燉排骨或當歸鴨的攤子,來一碗解饞,算不算進補? 劉亮吟說,以目前較為大眾化的當歸鴨和藥燉排骨而言,由於業者所添加的中藥材不多,民眾偶爾光顧一下,倒無不可。 劉亮吟說,坊間羊肉爐、薑母鴨由於添加中藥材較多,普遍屬大補的熱性食材,就要注意了。 不怕冷的 吃補更加燥熱 根據中醫說法,每個人與生俱來體質不同,約略可分為虛、實、寒、熱等四種,而虛證又細分為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因此必須對「證」下藥,也就是先根據個人的體質來進補,以免出現反效果。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張家蓓表示,以國人進補的形式多半是吃藥膳,但有的人偏於實證,平常本來就不怕冷,而且舌頭較紅,此時如果又吃太多補藥 ,反而更加燥熱。 熬夜又濫補 體燥症狀出籠 此外,現代人夜貓子多,不少人常為了工作、與朋友上MSN聊天,以致經常熬夜,出現陰虛或陰虛火旺體質的人相當多,如果沒有根據體質而濫補,就會出現頭痛、牙齦出血、流鼻血、煩躁難眠、口乾口苦、大便乾硬等症狀。 以最常見的麻油雞為例,中醫師指出,麻油有益氣血、補肝腎、潤腸通便的作用,老薑則有驅寒、溫胃、解毒的效果,雞肉效用在補虛溫中、益五臟、健脾胃、強筋骨、活血調經,常是產婦坐月子的第一選擇。 不過,由於麻油屬於熱性補劑,而且還以米酒調味,如果本身有發炎及熱性體質,食用後反而形同火上加油。 麻油雞吃多 她心悸失眠 有一名婦女平常愛以麻油雞進補的婦女,三天兩頭就是麻油麵線、麻油雞湯,吃得不亦樂乎,但她在吃完總是心悸、全身筋骨痠痛,且合併失眠。就醫後發現,原來這名婦女本來有停經症候群,卻因補過頭了,反而使症狀雪上加霜。 因此,劉亮吟和張家蓓都表示,由於目前國人普遍營養過剩,家庭主婦若要為家人冬令進補,還是偶一為之,切勿三餐都吃補,而且最好委請中醫師根據每人進行調配,以清淡溫補較為保險。 【2008/12/14 元氣周報】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66767 |
新聞來源: 今日新聞 更新日期:2009/02/25 20:49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什麼東西會比毒奶還要毒?環保團體認為是聚氯乙烯(PVC),因為PVC添加了DEHP等塑化劑,加熱後會釋放有毒的致癌物質,會傷害生殖系統及降低智商,而像是玩具、保鮮膜、水管等都含有PVC,民眾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把銅線加熱後,沾一些塑膠製品,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如火光出現的是綠色,就表示該塑膠製品含PVC材質,如果出現的是一般顏色火光,就未含PVC。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主婦聯盟監事陳修玲等國內多個環保團體25日指出,PVC產品幾乎無所不在,且比毒奶粉事件的三聚氰氨危害更烈,呼籲政府全面禁用PVC。 舉凡水管、地板、浴簾、百葉窗、 涼鞋、背包、沙發,以及食物上包著的保鮮膜、奶瓶、寶特瓶、玩具,甚至是捐血用的血袋……裡頭都含有PVC,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可怕的是PVC裡添加的DEHP等塑化劑。 謝和霖指出,DEHP是一種會危害生殖與發育系統的毒素,添加的安定劑會產生傷腎的鎘,以及會降低智商的鉛,這些會在使用時,滲出到PVC接觸的食物或飲水,且PVC廢棄後若採焚化處理,更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也表示,「胚胎時期媽媽有接觸(DEHP),男嬰生殖器官異常比率會比較增加。」 PVC這麼可怕,讓環保團體認為比毒奶還要毒,也因此環保團體要求政府全面禁用PVC塑膠。但若真的禁用,影響範圍將會很大,以致過去環保署要禁止使用,都遭到業者強烈反彈,只好暫停實施,目前只能提高PVC的回收處理費用,來降低使用率,不過,水管及醫療用品因其他替代材質的延展性,未如PVC佳,因此仍無法改變大量使用情形。 在這個情況下,消費者該怎麼自保?陳修玲教大家一個小秘訣,就是把一條銅線加熱後,沾一些塑膠製品,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如火光出現的是綠色,就表示該塑膠製品是PVC材質,但如果出現的是一般顏色火光,就代表未含PVC。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