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哪有「健康肥」這種事 肥胖就影響健康

肥胖者是真的可以活得健康,還是只是自我感覺良好?一群專家在葡萄牙發表最新的研究,說「健康肥」根本是個迷思,即使體檢結果都正常,但依然會比正常體型的人容易發生心臟疾病。

來自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葡萄牙舉辦的「歐洲肥胖議會」上發表最新研究,他們自1995到2015年間,對350萬名健康英國民眾進行追蹤調查,且這些人在開始調查以前完全沒有心臟病、糖尿病病史、血糖、血膽固醇指數也都在正常範圍內。這些民眾當中包含BMI指數達到或者超過30的人,研究以此數字做為定義「肥胖」的分水嶺。

研究發現,即使肥胖者長期以來的體檢結果都正常,也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狀況,落在「代謝性健康」範圍內,但罹患心臟疾病、中風、心臟衰竭等機率依然高於體重普通的人。
與正常體重的人相比,肥胖者心臟衰竭的發生率增加96%,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發生率增加49%,中風機率也增加7%,即使不吸菸、不飲酒也是如此。
研究團隊領導人卡萊雅謝帝博士(Rishi Caleyachetty)表示:「健康肥的想法是個迷思」,指出即使肥胖者代謝性健康,罹患心臟病與中風的機率依然高於體重正常者,基本上只要過胖身體就會出事。他建議醫學專家與過胖者應該採取行動減肥,來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代謝性健康肥胖不是個無害的狀態,這麼想也是錯的。事實上最好不要再用這個字眼,因為它會混淆視聽。」

儘管該研究歷時20年、調查了數百萬人,但尚未刊登於學術期刊,學界對其也抱持懷疑態度。

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教授桑德斯(Tom Sanders)認為伯明罕團隊的研究不夠嚴謹,批評它只看數據做出武斷的分析,光看血壓、血糖、血膽固醇等數據根本無法準確判斷一個人健康與否。

也有一份2012年的研究與伯明罕團隊的研究結果完全相左,稱攸關肥胖者健康的關鍵不是在於脂肪與體重的多寡,而是體脂肪分布的部位。例如脂肪囤積在腹部較多時,會比平均分散於全身更加危害健康。

英國心臟基金會專家認為,過去的研究都指向高血壓、高血膽固醇會導致心臟病與中風,雖然這項研究尚不足以推翻「健康肥」的迷思,但它歸納出一個與現有理論相反的現象,醫學專家未來應就這個問題做更深入的探討。

不過專家依然建議,無論體重數字是多少,養成運動習慣與健康飲食都能提升身體健康。


新聞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518/112079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怕老了沒人照顧?長照提早規畫

高齡化是未來趨勢,做好老後風險管理與財務規畫更顯重要。全球人壽商品部助理副總經理鄭中安表示,人口結構改變,台灣家戶人口數也往下縮減,未來若想單靠家庭功能支撐長照,愈來愈難,為了轉移風險,有些人會考慮投保長照險。 鄭中安指出,當有長照需求時,日常生活花費,除了增加照護費用,多數人收入來源也會中斷,但一般人在規畫時,往往忽略收入減少或中斷的風險。 鄭中安估計,目前照護費用每月約2.3至7萬元,一般家庭每月生活費約4.6至6.3萬元,若每個月至少要花5萬元,每年就要60萬元,以國人平均不健康餘命8年來計算,至少需要準備480萬元。 即使政府積極推長照2.0,擴大長照服務對象和據點,但補助對象、補助方式及範圍也有限制,未必能夠滿足長期照顧的基本需求。 建議民眾可考量商業保險,鄭中安說,目前與長照相關的保險有三種,分別是傳統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殘扶險,俗稱「長照三寶」。各自理賠認定標準不盡相同,透過客製化規畫符合需求的保單,避免事故發生後,才發現沒有理賠。 不長照的幸福台灣:安老資源聰明配講座(高雄場) 時間:10月21日(六)14:10至16:45(13:40開始報到) 地點:高雄國際會議中心603階梯教室(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4號6樓) 名額有限,請 把握報名機會 新聞來源: udn 新聞

別小看牙齒咬合不正! 小心身心都受影響

18歲的呂姓少年因 牙齒咬合排列不整 ,導致無法正常咀嚼進食,3年前到奇美醫學中心牙科部就診,經醫師蔡玉鈴評估後,呂男戴了2年半的金屬矯正器治療,咬合不正的問題及外觀已明顯改善,人也變得更有信心,昨現身分享矯正的心情。 蔡玉玲表示,一般認為牙齒咬合不正、不整齊只是美觀上的考量,但咬合不正對於患者生、心理都會受到影響,像是口腔黏膜易受傷、蛀牙及牙周病的發生率提高外,患者也容易因外型不美觀遭同儕議論,產生自卑感、不安等心理障礙。 呂姓少年也分享,因牙齒咬合不正,每次吃飯都相當麻煩,總是咬錯位置,不小心咬到口腔黏膜,且刷牙時有些牙齒不易清潔到,就怕造成蛀牙或是牙周病;後來戴了2年半的金屬矯正器,雖然前2個月有些不習慣,後來慢慢適應,現在牙齒總算變得整齊,吃飯也比較方便,感謝醫師拯救他的牙齒。 蔡玉鈴提到,咬合不正並非病變,而是一種發育問題,除了基因遺傳,舌頭、口呼吸或口腔不良習癖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咬合不正,牙齒排列不整齊只是其中一種情況,一般患者會以矯正器治療,矯正後多半仍需配戴維持器,才能讓牙齒不受外界因素再次跑位,嚴重咬合不正則需進行正顎手術。 蔡玉鈴強調,矯正治療不分年齡,越早介入治療,咬合不正的恢復效果較好,一般建議可在換牙階段做定期追蹤檢查,若有需要就可及早矯正,目前牙齒矯正因健保並未給付,依患者情況不同,矯正費用約10萬至15萬元不等。 大新竹地區牙齒矯正專家 - 傳有牙醫 從醫學立場來看,當牙齒的排列咬合關係異常,影響生理及心理,產生明顯障礙時(如臉形歪斜,咬合不正、唇顎裂等)必須接受矯正治療:在主觀方面要看個人之審美標準,職業及人際關係的需求才能作適當的決定。 要做牙齒矯正通常要掌握住最佳的時機;有所謂之學齡前與青少年時期之分,因此如果能正確把握住黃金時期會比成年後做矯正來的容易多,但是有些成年人會選擇做矯正則是想讓牙齒外觀能更好看、整齊、增加人際關係、改變臉型,但由於成年人上、下顎已經停止生長了,所以他們的治療時間相對會比青少年時期較長。 矯正諮詢就是踏入矯正治療的第一步。第一次就診時醫師會初步檢查病人口內狀況,依照病人主訴,加上臨床看診經驗,訂定初步的治療計畫。接下來就會請病人做一系列的矯正檢查,依照檢查的結果,再訂定更詳細的治療計畫,也許會與初步的治療計畫不一樣。 傳有專業的口腔牙科團隊堅持先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利弊分析

隨著今年(2019)5月初川普總統的變臉,中美貿易戰再度緊鑼密鼓,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關稅,由10%提升至25%,中國方面也不甘示弱,針對美國的農產品、酒類產品課徵關稅。以台灣的中間財,生產的代工體系模式,參與國際供應鏈程度甚深,很難躲過貿易戰的流彈衝擊,包括貿易量下滑、供應鏈的重整,都有不小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大戰方熾之際,不少中國台商或把生產基地、供應鏈外移東南亞,或回流台灣避險。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商回流超過60件,預期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未來更可能提高至5,000億元。 一時之間,中美貿易戰對台灣是利是弊?眾說紛紜。我們嘗試從正反面論點的彙整,再透過本文的分析,理出個頭緒。 根據今周刊(2019.5.15)報導,引用德意志銀行的分析,「一旦貿易戰全面開打的18個月內,美國與中國的GDP成長率將各自跌掉2個百分點,亞洲整體GDP在12個月內可能減少2個百分點。同時,也指出香港、台灣經濟成長的折損最大,分別有3.9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的減少幅度,甚至步入衰退。另外,陸委會前主委林祖嘉教授也指出中美貿易戰會衝擊中美雙方經濟成長,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小龍,GDP成長率都將跌破2%,而和台灣為貿易對手國的韓國已在今年(2019)第一季出現GDP負成長。顯然中美貿易大戰的負面效應已然出現。 不過,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卻指出,中國台商將高階產品轉回台灣生產,增加投資金額及工作機會,美國對台灣進口量出現大幅增長,因此,「貿易戰使台灣經濟受利」。 再者,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周鉅原教授的總體模型分析報告也指出,台灣和中國出口品的相似程度高達50%以上,且台灣中間財和零組件的差異性不如消費性產品,一旦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基於中間財相似性的考量,轉單「台灣製造」將是重要的考量方向。因此,根據美方對中方課徵10%稅率的估算,「美國GDP下滑1.06個百點,中國GDP下滑1.05個百分點,台灣的GDP卻可逐勢成長0.47個百分點」。 根據上述分析,中美貿易大戰對台灣經濟影響的利弊很難加以判斷。因此,我們嘗試予以釐清背後的真相。首先,周鉅原教授的模型係建立在美國對中國輸美2,000億產品課徵10%關稅的前提上。但目前關稅已提升至25%,故衝擊程度應更大。其次,周教授的分析,並未考慮貿易戰對中國台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