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喝一碗水等2小時 八田與一建烏山頭水庫解渴

新聞來源: 今日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07/16 09:35 記者王以瑾/台南報導.攝影

日本工程技師八田與一在嘉南平原勘察時,長時間的日曬使得他非常口渴,下馬向農家婦女要一碗水喝,婦人要他等一等,沒想到,這一等竟是2小時,原來,為了給這碗水,婦人的丈夫必須特地到溪邊挑水,這個經歷,讓八田與一堅定爭取嘉南平原的灌溉工程。嘉南平原是台灣的米倉,但它不是天生就是富庶之地,而是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扭轉了命運。

最近有人發起了爭取烏山頭水庫成為世界遺產的運動;這個水庫,是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詞,但是,水庫這麼多,看起來也都差不多,為什麼只有烏山頭水庫有資格爭取列名偉大工程?

烏山頭水庫使用的是「半水力填築法」,利用水力沖刷使不透水的黏土向壁心流動,並讓粗細不同的石或沙因水力帶動而均勻分佈,形成顆粒配置良好的壩壁,由於這種工法非常罕見,美國土木學術會誌還曾專文介紹這個水庫,並以工程師八田與一之名,稱為「八田水壩」。

(圖/烏山頭水庫工程法特殊,有人發起爭取列名世界遺產運動。王以瑾攝影)

在烏山頭水庫完工之前,濁水溪與曾文溪之間南北距離90公里的平原都是看天田,因為沒有足夠的灌溉水源,種的都是花生、甘蔗等較能適應乾地的作物;乾旱、洪水、鹽害,是20世紀初對嘉南平原的描述。

八田與一提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灌溉計劃時,起初日本政府並不答應,因為花費實在太龐大了,但八田與一不氣餒,一再送出自己的提案,之後因日本方面也需要台灣生產力的支援,八田與一建造水庫的計劃終於獲准。

水庫並不是說建就建,動工前必須詳細勘察地形,八田與一在1917年(民國6年)開始著手調查,騎著馬帶著便當花了3年時間走遍水庫興建地及給水範圍,終於規畫出工程藍圖。水庫終於在民國9年動工,花了10年時間,直到民國19年(1930年)竣工,這個東洋最大的水庫,在世界排名第三大,花費5400萬圓,當時一名工人的工資不過200圓,如此高額的花費,難怪日本政府對於建造這個水庫考慮這麼久。

(圖/烏山頭水庫讓嘉南平原擺脫貧瘠,變成富饒的台灣米倉。王以瑾攝影)

烏山頭水庫的灌溉範圍從台南永康直到嘉義縣境內,面積達15萬公頃,蓄水量為1億5千萬公噸,大壩壩堤有1273公尺長,從空中看潭緣曲折如同珊瑚呈參差不規則狀,因此也有「珊瑚潭」之名。

八田與一出身於1886年,石川縣人,24歲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部畢業,同年到台灣工作,台灣許多重要水利工程建設,包含高雄嘉義自來水工程、桃園埤圳、日月潭水力發電所建設等,他都有參與。

八田與一在台灣貢獻了30多年歲月,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為準備長期困獸之鬥而積極開發東南亞多個殖民地區,八田與一於是奉派前往菲律賓,1942年5月8日其搭乘的大洋丸號被美軍潛水艇炸沈,他的一生在東中國海結束,享年56歲。2年後,夫人外代樹女士無法承受丈夫辭世的傷痛,再加上二子參與二次世界大戰未歸,雙重打擊之下,1945年的颱風夜前跳下烏山頭水庫送水口自盡,當地人將夫婦倆人的骨灰合葬在水庫園區內。

(圖/日籍人士固定會來烏山頭水庫祭祀八田與一,其中包含推動世界和平的組織。王以瑾攝影)

(圖/夫人外代樹女士自盡的送水口旁,設有八田與一紀念館,介紹烏山頭水庫工程,也收藏有八田與一的遺物。王以瑾攝影)

感念八田與一的貢獻,當地人在水庫完工之後的1931年,為他鑄造了一尊銅像,之後日本引發二次世界大戰,全島銅鐵幾乎都進了熔爐,鄉民偷偷將銅像藏在官田火車站倉庫(也有一說是藏在嘉南水利會倉庫),才躲過一刼,但國民政府接手執政之後,台日關係敏感,也沒有人敢讓銅像曝光,直到1981年政治情勢不再緊張,大多數人都能以理性判斷是非後,水利會才為八田與一銅像設置新臺座,並與墓塚規劃成紀念園區。

八田與一與外代樹女士共育有8個子女,每年的5月8日,他們的後代都會專程從日本前來參與追悼會。

被殖民是傷痛的、是不光彩的,但歷史終究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台灣與日本有切不斷的連結,而八田與一留下的是讓人永遠懷念的一頁,這種景仰是不會因為種族不同而有所差異。

(圖/烏山頭水庫內設有親水公園,是炎炎夏日很受歡迎的遊憩點。王以瑾攝影)

烏山頭水庫GPS衛星定位http://blog.nownews.com/vivianwang/

烏山頭水庫台南縣官田鄉嘉南村68-2號(06)6982103、6986388

協助採訪: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http://www.siraya-nsa.gov.tw

*哪裡好玩?旅遊搜尋引擎NOWnews旅遊村:www.nownews.com/trave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6/17/1n5lr.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綠色環保衛浴廚房水槽 - 育宏國際

育宏國際有限公司於1993年以雅松石之名成立,目前專精於設計及生產衛浴面盆、檯面臉盆、洗手盆、浴室櫃類、 廚房水槽 、洗衣檯及衛浴專用導水溝等配件,材質從早期膠殼人造石、實心人造石到100%MMA壓克力實心人造石(世界級材質),所有的產品皆可依照客戶的需求訂製。16年來,育宏對於衛浴廚房設備研發生產專業經驗,注入品牌精神,邁入高品質時代的最佳後盾,用在地台灣設計製造的品牌,行銷全世界。 育宏近年來研發出創新材質及嚴謹細膩的生產品質,100%MMA ACRYLIC SOLID(100%壓克力實心人造石)新質材新技術,是育宏品牌長期投入技術研發的結晶。因應品質要求,連生產設備都自行研發,原料的調配,期間歷經多次試煉與改進,為的就是堅持生產出好的產品,這是奠定育宏品牌競爭力的根本。 人造石材產業本身不直接消耗原生的自然資源、不破壞自然環境,生產方式不需要高溫聚合,也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燃料和廢氣排放的問題。取得原料來自於石材礦山開採,帶來70%以上的廢石料以及不飽和樹酯組合而成。材料質輕(比天然大理石輕25%左右)、強度高、厚度薄,並易於加工,拼接無縫、不易斷裂,能製成弧形,曲面等形狀,比較容易製成形狀複雜、多曲面的各種各樣的潔具,如浴缸、洗臉盆、坐便器等,且施工也較為方便,而於運送部分,比運送大理石更為簡單、重量也比大理石輕上許多。減少資源浪費,而且廢棄之後可再回收、打碎、再製作利用。 目前育宏國際有限公司在生產衛浴廚房水槽的技術及經驗,在市場上是數一數二的老字號公司,面對時代的變遷,挑戰也越來越多,因此在技術研發、監控生產品質、市場嚴苛考驗下,更不敢懈怠,也因為這樣的堅持,獲得日本東陶TOTO台灣廠肯定,代理生產製造,共同邁向高端品質,提供消費者優質生活最佳商品。 * 服務實例 * 育宏服務實例 產品 安裝實際照片 客戶評價 U-105 壓克力實心水槽 好清洗、不易卡汙垢可以與同級板材或是石英石做無縫處理。 100%壓克力人造石(韓國石)樂天石 拼接地方無接縫處理。整理美觀大方!! U-590 活動...

金屬中心「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落成啟用

工業局攜手金屬中心,建置「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日前落成啟用,為產業發展模具智慧製造技術添助力。 台灣模具產業技術精良,品質與價格具有競爭力,為邁向智慧製造,經濟部工業局委託金屬中心建置「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以產品高值化、製造智慧化及管理數位化為三大目標,提供場域觀摩參觀、高值模具開發、零件代工、智慧製造技術輔導等服務,協助產業升級。 金屬中心表示,近年日、韓模具技術持續進步,中國大陸、泰國、越南等發展未曾間斷,我國除掌握現有技術與客戶,需持續精進模具開發與生產能力。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支持下,由該中心打造之「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全部採國產設備,包含伺服沖床, 自動化機器手臂 、3D掃描裝置等;同時發展雲端生產資訊平台、智慧虛擬試模與模具開發資料庫、線上模具監診等智慧製造系統,可成為產學研單位合作研發之據點。 工業局表示,該示範場域將擔任領頭羊角色,帶領台灣模具產業與機械產業組成「國家隊」,一起為金屬加工製造產業打「世界盃」,以爭取更多的國外訂單。而金屬中心長年深耕於模具產業,並擁有多系統整合技術,可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輔導廠商升級轉型,將以最適化的解決方法和創新服務營運模式,促進台灣模具與機械產業再創高峰。 新聞來源: 工商時報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利弊分析

隨著今年(2019)5月初川普總統的變臉,中美貿易戰再度緊鑼密鼓,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關稅,由10%提升至25%,中國方面也不甘示弱,針對美國的農產品、酒類產品課徵關稅。以台灣的中間財,生產的代工體系模式,參與國際供應鏈程度甚深,很難躲過貿易戰的流彈衝擊,包括貿易量下滑、供應鏈的重整,都有不小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大戰方熾之際,不少中國台商或把生產基地、供應鏈外移東南亞,或回流台灣避險。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商回流超過60件,預期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未來更可能提高至5,000億元。 一時之間,中美貿易戰對台灣是利是弊?眾說紛紜。我們嘗試從正反面論點的彙整,再透過本文的分析,理出個頭緒。 根據今周刊(2019.5.15)報導,引用德意志銀行的分析,「一旦貿易戰全面開打的18個月內,美國與中國的GDP成長率將各自跌掉2個百分點,亞洲整體GDP在12個月內可能減少2個百分點。同時,也指出香港、台灣經濟成長的折損最大,分別有3.9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的減少幅度,甚至步入衰退。另外,陸委會前主委林祖嘉教授也指出中美貿易戰會衝擊中美雙方經濟成長,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小龍,GDP成長率都將跌破2%,而和台灣為貿易對手國的韓國已在今年(2019)第一季出現GDP負成長。顯然中美貿易大戰的負面效應已然出現。 不過,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卻指出,中國台商將高階產品轉回台灣生產,增加投資金額及工作機會,美國對台灣進口量出現大幅增長,因此,「貿易戰使台灣經濟受利」。 再者,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周鉅原教授的總體模型分析報告也指出,台灣和中國出口品的相似程度高達50%以上,且台灣中間財和零組件的差異性不如消費性產品,一旦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基於中間財相似性的考量,轉單「台灣製造」將是重要的考量方向。因此,根據美方對中方課徵10%稅率的估算,「美國GDP下滑1.06個百點,中國GDP下滑1.05個百分點,台灣的GDP卻可逐勢成長0.47個百分點」。 根據上述分析,中美貿易大戰對台灣經濟影響的利弊很難加以判斷。因此,我們嘗試予以釐清背後的真相。首先,周鉅原教授的模型係建立在美國對中國輸美2,000億產品課徵10%關稅的前提上。但目前關稅已提升至25%,故衝擊程度應更大。其次,周教授的分析,並未考慮貿易戰對中國台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