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界上沒有頭腦不好的人

俗話說:「人急懸梁,狗急跳牆。」也就是說,當人一碰上家裡發生火災或是地震的時候,平常搬不起來的冰箱或是碎石都能夠輕易搬起。而事實上,當阪神、淡路大地震或是新潟大地震時,許多人也的確拿出了這股危難之際的蠻力,營救了許多性命。


平時,我們都只用到我們肌肉的百分之二十。這是因為一旦肌肉發揮百分之百的力量時,發生肌肉斷裂或是骨折的危險就會提高。因此藉由腦部所發出的「抑制命令」,肌肉所能發揮的最大力量便一直處在壓抑的狀態。一旦發生人命關天的危機時,這種限制反而變得礙手礙腳。於是抑制肌肉力量的命令就被解除,我們所意想不到的力量也傾洩而出。具體而言,當命令解除時,一個普通成年男性兩手可搬起大約五百公斤的物品。(這股力量實在是很驚人。)


至於我們的大腦,其實也擁有相同的機制。不過,說相同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我們的腦比我們的肌肉更吝於出力。一種說法是,我們普通人大約只使用到神經細胞的百分之五。就好比漂浮在極地附近的冰山一樣,全部有百分之九十的體積都藏在海面下,只有百分之十是浮在海面上的。


我們的腦就像是這些冰山一樣。實際運作的部分只有那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其他泰半都在沉眠的狀態中。


要是你身邊就有腦筋很聰明的人,也許很容易會有「我們生來腦部的構造就是不同,又能怎樣」的想法,但千萬別這麼自暴自棄。例如二十世紀天才科學代表──愛因斯坦,據說他也不過才使用了百分之八的腦細胞而已。換言之,我們平凡人只要再努力讓腦筋細胞多動個百分之三,離天才也就相去不遠了。


畢竟要讓剩餘百分之九十五的腦通通動起來,實在有點強人所難。但如果只是從百分之五提升到百分之八,就絕對不難辦到。那些引發神奇的事蹟、擁有超人的記憶力、被視為天才的人,其實也只不過是做到了這點而已。


不曉得各位知不知道所謂的「白痴學者症候群」(Idiot Savant)。患有這種疾病的病患,雖然比一般人的智力還要低下,但卻對特定事物具有天賦異稟的能力,例如記憶力卓越等等。他們對像是「二十四年前的一月二日是星期幾」這類一般人無法馬上回答的問題,都能輕易的立刻作答。


雖然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尚未擁有明確的解答。但一般都認為那是因為他們使用了我們平常未使用的腦部領域,才會有這樣驚人的結果。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夠喚醒並使用這些沉睡的腦力,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天才。


那麼具體來說,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喚醒沉睡的大腦呢?答案其實非常簡單,只要給予腦部快感的刺激就可以了。因為記住快感的腦部會分泌出腦內嗎啡(Endorphin)、多巴胺(Dopamine)、腎上腺素(Adrenalin)、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等,將近二十種令人心情愉快的激素。透過存在於整個腦部的A10神經接收後,讓頭腦變得活絡。而透過這樣的刺激,神經迴路會強化而更發達。


也許有人認為「為了讓腦部更靈活,應該要學習困難的事物」,卻沒想到這麼做只會造成反效果而已。因為做些不快樂的事,腦部當然就不會分泌出上述的快感激素。所以不管怎麼努力,神經迴路也不會受到強化。因此,我們只要做想做的事,每天過著「心情愉悅」的日子,腦部便能自然而然的愈來愈靈活。


而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則是保持「幹勁」。因為對我們人類來說,最大的快感不就來自於心想事成的那一刻嗎?好比說小時候想要成為歌手的心願,長大後真的出道發行 後,那份喜悅應該是無法比擬的吧!


九州大學的名譽教授──大村裕博士,曾透過動物實驗的一番徹底研究後,發現「幹勁」的來源其實是甲狀腺素的功能。


每當甲狀腺素分泌時,動物們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且身體也會活潑地動了起來。眾所皆知腦的運作與身體的行動相輔相成,只要身體動了起來,甲狀腺素便會開始分泌。所以要維持「幹勁」,只要不斷運動身體就能達到。


激烈的運動前,一定要先作熱身運動。而熱身運動除了具有讓肌肉預先準備的功能外,也能促進分泌甲狀腺素,並告訴身體:「注意,要開始運動囉!」


此外,還有一種方法能夠將藏在水平面下的腦袋徹底激發出來,那就是注重每天吃飯的菜單以及睡眠時間等每日的生活習慣。


只要觀察那些被認為是「思緒敏捷」的人,就不難發現他們經常都是非常注重規律生活和飲食的人。就算腦部再怎麼特別,終究還是人體器官的一部分,當然也會受到睡眠時間及飲食的影響。什麼樣的食物該用什麼樣的烹調方式,和什麼樣的睡眠才對腦部最好?希望各位讀者都能好好思考這一點,並進一步重新檢視自己的飲食方式、行動模式與生活型態。


既然我們的目的並非要讀者去做討厭的學習和訓練,那麼就從今天起試著過過看讓腦部靈活轉動的生活吧!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16654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綠色環保衛浴廚房水槽 - 育宏國際

育宏國際有限公司於1993年以雅松石之名成立,目前專精於設計及生產衛浴面盆、檯面臉盆、洗手盆、浴室櫃類、 廚房水槽 、洗衣檯及衛浴專用導水溝等配件,材質從早期膠殼人造石、實心人造石到100%MMA壓克力實心人造石(世界級材質),所有的產品皆可依照客戶的需求訂製。16年來,育宏對於衛浴廚房設備研發生產專業經驗,注入品牌精神,邁入高品質時代的最佳後盾,用在地台灣設計製造的品牌,行銷全世界。 育宏近年來研發出創新材質及嚴謹細膩的生產品質,100%MMA ACRYLIC SOLID(100%壓克力實心人造石)新質材新技術,是育宏品牌長期投入技術研發的結晶。因應品質要求,連生產設備都自行研發,原料的調配,期間歷經多次試煉與改進,為的就是堅持生產出好的產品,這是奠定育宏品牌競爭力的根本。 人造石材產業本身不直接消耗原生的自然資源、不破壞自然環境,生產方式不需要高溫聚合,也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燃料和廢氣排放的問題。取得原料來自於石材礦山開採,帶來70%以上的廢石料以及不飽和樹酯組合而成。材料質輕(比天然大理石輕25%左右)、強度高、厚度薄,並易於加工,拼接無縫、不易斷裂,能製成弧形,曲面等形狀,比較容易製成形狀複雜、多曲面的各種各樣的潔具,如浴缸、洗臉盆、坐便器等,且施工也較為方便,而於運送部分,比運送大理石更為簡單、重量也比大理石輕上許多。減少資源浪費,而且廢棄之後可再回收、打碎、再製作利用。 目前育宏國際有限公司在生產衛浴廚房水槽的技術及經驗,在市場上是數一數二的老字號公司,面對時代的變遷,挑戰也越來越多,因此在技術研發、監控生產品質、市場嚴苛考驗下,更不敢懈怠,也因為這樣的堅持,獲得日本東陶TOTO台灣廠肯定,代理生產製造,共同邁向高端品質,提供消費者優質生活最佳商品。 * 服務實例 * 育宏服務實例 產品 安裝實際照片 客戶評價 U-105 壓克力實心水槽 好清洗、不易卡汙垢可以與同級板材或是石英石做無縫處理。 100%壓克力人造石(韓國石)樂天石 拼接地方無接縫處理。整理美觀大方!! U-590 活動...

金屬中心「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落成啟用

工業局攜手金屬中心,建置「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日前落成啟用,為產業發展模具智慧製造技術添助力。 台灣模具產業技術精良,品質與價格具有競爭力,為邁向智慧製造,經濟部工業局委託金屬中心建置「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以產品高值化、製造智慧化及管理數位化為三大目標,提供場域觀摩參觀、高值模具開發、零件代工、智慧製造技術輔導等服務,協助產業升級。 金屬中心表示,近年日、韓模具技術持續進步,中國大陸、泰國、越南等發展未曾間斷,我國除掌握現有技術與客戶,需持續精進模具開發與生產能力。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支持下,由該中心打造之「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全部採國產設備,包含伺服沖床, 自動化機器手臂 、3D掃描裝置等;同時發展雲端生產資訊平台、智慧虛擬試模與模具開發資料庫、線上模具監診等智慧製造系統,可成為產學研單位合作研發之據點。 工業局表示,該示範場域將擔任領頭羊角色,帶領台灣模具產業與機械產業組成「國家隊」,一起為金屬加工製造產業打「世界盃」,以爭取更多的國外訂單。而金屬中心長年深耕於模具產業,並擁有多系統整合技術,可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輔導廠商升級轉型,將以最適化的解決方法和創新服務營運模式,促進台灣模具與機械產業再創高峰。 新聞來源: 工商時報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利弊分析

隨著今年(2019)5月初川普總統的變臉,中美貿易戰再度緊鑼密鼓,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關稅,由10%提升至25%,中國方面也不甘示弱,針對美國的農產品、酒類產品課徵關稅。以台灣的中間財,生產的代工體系模式,參與國際供應鏈程度甚深,很難躲過貿易戰的流彈衝擊,包括貿易量下滑、供應鏈的重整,都有不小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大戰方熾之際,不少中國台商或把生產基地、供應鏈外移東南亞,或回流台灣避險。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商回流超過60件,預期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未來更可能提高至5,000億元。 一時之間,中美貿易戰對台灣是利是弊?眾說紛紜。我們嘗試從正反面論點的彙整,再透過本文的分析,理出個頭緒。 根據今周刊(2019.5.15)報導,引用德意志銀行的分析,「一旦貿易戰全面開打的18個月內,美國與中國的GDP成長率將各自跌掉2個百分點,亞洲整體GDP在12個月內可能減少2個百分點。同時,也指出香港、台灣經濟成長的折損最大,分別有3.9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的減少幅度,甚至步入衰退。另外,陸委會前主委林祖嘉教授也指出中美貿易戰會衝擊中美雙方經濟成長,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小龍,GDP成長率都將跌破2%,而和台灣為貿易對手國的韓國已在今年(2019)第一季出現GDP負成長。顯然中美貿易大戰的負面效應已然出現。 不過,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卻指出,中國台商將高階產品轉回台灣生產,增加投資金額及工作機會,美國對台灣進口量出現大幅增長,因此,「貿易戰使台灣經濟受利」。 再者,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周鉅原教授的總體模型分析報告也指出,台灣和中國出口品的相似程度高達50%以上,且台灣中間財和零組件的差異性不如消費性產品,一旦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基於中間財相似性的考量,轉單「台灣製造」將是重要的考量方向。因此,根據美方對中方課徵10%稅率的估算,「美國GDP下滑1.06個百點,中國GDP下滑1.05個百分點,台灣的GDP卻可逐勢成長0.47個百分點」。 根據上述分析,中美貿易大戰對台灣經濟影響的利弊很難加以判斷。因此,我們嘗試予以釐清背後的真相。首先,周鉅原教授的模型係建立在美國對中國輸美2,000億產品課徵10%關稅的前提上。但目前關稅已提升至25%,故衝擊程度應更大。其次,周教授的分析,並未考慮貿易戰對中國台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