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下班聯誼哪裡去?打造你的人脈

下班聯誼哪裡去?打造你的人脈


跟你同期進來的同事,為什麼業績比你好,升遷速度比你快?原因是下班之後,他努力的比你多,而且祕訣可能是,他懂得參加社團,只花最小力氣,就創造了產值豐富的人脈平台!


文/祝康偉 圖/黃建賓


2008年12月 Cheers 雜誌


下班後,你在做什麼?


是忙著約會、逛街、看電視、進修,還是留在辦公室加班,繼續當個沒日沒夜的「宅男」、「宅女」?


你可能不知道,當夜幕低垂,街燈亮起時,全省有 8,000 多個社團,以及不計其數的讀書會,正在某個角落如火如荼地進行。


其中,有的是商業聯誼,有的是專業分享,有的是興趣交流,有的則是純粹的學習,看似不同目的的聚會,卻都有一個共同的功能,就是提供了一個連結人脈的「平台」。


究竟這個「平台」有何神奇之處?


用最小力氣,建立最強人脈


著有《超強人脈術!》的日本個人效率管理專家本田直之認為,「人脈」是最強而有力的個人資本,除非你是天才,否則一個缺乏人脈的商務人士想要成功,幾乎可說是難如登天。


他強調,不論時機好壞,「人脈」這項投資始終是獲利最高的選擇,且一如投資應捨短期、取長期的道理,越早投資複利效果越大,建立人脈也是越早開始,收穫越豐碩。


但對一般上班族而言,除非本身有業務需求,否則每天只有 4 小時的下班時間,要談人脈的投資,憑一己之力,常常不得其門而入,且得利用公餘長期抗戰,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反觀社團這個「平台」,充滿了各種可能,不僅能夠舒壓、自我成長、跨業學習、互相提攜,更重要的是,在同一時間,聚集了群體的力量,只要把握相處的訣竅,就能發揮「槓桿」效應,以最小的勞力,獲得最大的人際關係成果。


既然如此,面對林林總總的社團,到底該參加哪一個,或是如何多種搭配,才會對自己的生涯發展最有利?


提升你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台灣三星電子人才資源處協理廖哲鉅的社團「經營術」,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40 歲的他,在 15 年的人資生涯中,歷練過光寶電子、矽統科技、台灣積體電路、廣達電子,一路從人力資源管理師做到今天外商電子公司協理的位置。


能在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中順利轉換、高升,廖哲鉅除了靠自己的實力,主要的原因是,他加入了一個對的「專業型」社團。


這個社團,就是已有 16 年歷史,由一群外商人資主管創立,在人資界赫赫有名,擁有 2,000 多個會員的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CHRMA )。


廖哲鉅回想,當初一踏入人資界,就加入這個團體,多年來透過許多課程與活動,以及人資前輩扮演「教練」指導,讓他學到職場不曾經歷過的經驗,幾經琢磨,眼界、功力自然大增。


除了分享、學習的功能,專業型社團另一個重要性在於具有菁英的磁吸效應,加入與否往往能決定你在業界的「能見度」。


以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為例,幾乎產官學界的大老齊聚一堂,包括國內前 100 大的上市櫃企業人資主管,以及中央、中山、中國文化大學等人資領域的老師都名列其中。


廖哲鉅指出,當一個新人進來,所有作為都看在這些人的眼裡,若你表現的可圈可點,自然會不斷的被引薦,而且協會裡常出現的「老師」,日後還可能變成你的主管。


例如,廖哲鉅在台積電擔任人資階段,現任宏達電子人資處副總的王冠軍就曾是他的頂頭上司,因為協會背景,平日默契十足,在合作愉快下,兩人轉移陣地到廣達電腦時,仍繼續維持主從的關係。


隨著社團將觸角伸往國際,成為亞太地區人力資源聯盟的要角,在協會中擔任國際事務委員會理事的廖哲鉅,也跟著水漲船高。


他幾次代表與國際性人資專業組織談合作,未來還會將最新的訓練課程與認證導入台灣,牽動台灣人資界的板塊,發揮自己在職場不曾有的影響力。


在工作上,靠社團「借力使力」,發揮自己最大的影響力,連照顧小孩也可如法炮製。


所以,下班後,廖哲鉅不僅是「台北市國語實小家長會」會長,還是「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常務監事,透過這兩個家長會的「平台」,因為大家都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在目標一致下,他很快地凝聚了包括律師、醫師、企業主、議員等各種專業人士,還進一步熟識台北市副市長吳清基,除了可以掌握趨勢與資源,更可隨時對核心的教育決策者提出諍言,影響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助你轉型挑大梁


廖哲鉅善用專業型社團,幫自己在同一領域提升高度,擁有 10 多年社團經驗的福邦證券副總經理王建文,則是靠以特定專業為主的商業型社團,將自己從資訊專家,轉型為更高階的管理專才。


從大學到研究所,念的都是資訊管理的他, 27 歲就當上宏福證券(現為國票聯合證券)資訊部副理。為擺脫「菜鳥主管」的形象,加速自己在管理上的架勢,首先,他投入了 40 歲以下菁英為主的國際青年商會,以訓練口才、溝通技巧以及熟悉開會的議事規則,並藉著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砥礪自己。


其次,為耕耘兩岸的實力,替將來可能的職場鋪路,他看準了中華工商企業家聯合協會(工商聯)綿密的兩岸人脈。


多年來透過與大陸各省的工商聯交流,並跟著社團參訪活動,王建文跑遍大江南北,也在邀請姊妹會來訪之際,認識了包括唐山市長等各省政商界的知名人物,在擔任 6 、 7 年的理事期間,不斷培養潛在的人脈。


而常舉辦免費演講,邀請的講者都是大企業老闆的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因年費低廉,且會員多是程度相近的中階經理人,王建文便將其當作學習老闆思考、向上管理的養分來源。


至於成立 10 年,會員 500 多人,高科技產業背景佔多數,以培養專業經理人 CEO 為目標的行雲會,則是王建文投入最深的學習型社團。


因為行雲會劃分業務行銷、理財創業和管理專題等領域,成立了 3 個學習小組,深入探討不同的主題,他不僅從中補強財務、管理、行銷業務、人力資源等能力,甚至學會高爾夫球,還曾挑大梁擔任會長。懂得整合資源,發揮領導的長才,讓 38 歲的他更能勝任證券業副總一職,不被年齡與資訊專業領域所局限。


跳脫框架,尋找角色典範


若置身 40 歲以上,以企業主與專業經理人為主的社團,除了資源豐沛外,最大的收穫往往在做人智慧的領略。


同時參與士林扶輪社與美 好人生會的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執行董事李潤之,穿梭在這兩個社團中,感受就特別深刻。


43 歲,常是會員口中的「年輕人」的他,在沒接觸社團前,因自己的財務背景,信奉「投資必定有報酬」的法則,總認為在社團無私奉獻的人,背後必有深沉的盤算,沒想到多年互動下來,發現這些事業有成的長輩,做起公益來當仁不讓,且毫不計較,讓他感動之餘,心胸也隨之擴大。


他指出,儘管自己身為專業經理人,也有一些人生歷練,但在職場交手的多是與自己思考邏輯相仿的人;到了社團,多是異業的菁英,他們不僅能夠幫助自己「換位」思考,還能展現謙遜的「高度」,無形當中,變成自己的角色典範,將自己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在社團裡當農夫,不當獵人


擔任行雲會無給職顧問已 10 年,看過無數社團新面孔的優奇生物科技董事長解建新提醒,儘管參與社團的優點這麼多,但是仍有人因觀念錯誤敗興離開,甚至在社團間流浪,從此視社團為畏途。他強調,參加社團最重要的不是急著認識眼前這些人,而是要思考如何讓他們認識你,因為真正的「關係」不是你認為跟他有關係,而是他想要跟你有關係!


著有《三財一生》、創辦賢能菁英讀書俱樂部的加薪主義企管顧問公司首席顧問管家賢十分認同這樣的道理。


他指出,很多人急切的想藉著人脈做生意,特別是一些業務人員,但社團裡最怕的就是這一類的「獵人」,他們最常出現的口頭禪就是:「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而不是「我可以替你做些什麼嗎?」


一旦忽略了交易的前提是「信任」,而非「認識」,在無任何貢獻之前,這樣的行為不僅徒勞無功,還會讓介紹你進去的人,被其他社友抱怨:「你怎麼介紹這樣一個人進來?」


反之,管家賢觀察,在社團裡最受歡迎的往往都是「農夫」的角色,他們的特質是默默播種,不問收穫,字典裡放的總是 "favor" 而非 "taker" 。


奉獻經營人脈的 4 個層次


不過,出於善意主動出手幫忙,固然是件好事,但不諳其中的學問,有時反而會幫倒忙而傷到自己。


因此,本田直之在《超強人脈術!》中提醒,不妨將人脈中的「奉獻」分為 4 個等級,依序行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他指出,第 1 個等級是貢獻有用的「情報」,包括報章雜誌的剪報、有趣的資料、電子報等,這種關係無須承擔任何風險,不必負擔任何成本,唯一需要的是平時持續做好自我學習。


第 2 個等級,則是找到適合對方書籍時,便買下來「餽贈」。這時無須餽贈昂貴的禮物,而是循序漸進較為妥當,以免讓人感到你「別有居心」而疏遠。


第 3 個等級,強調的是在提供情報之餘,還能依據自己的經驗,向對方提供因材施教的訣竅或建議。本田直之提醒,要做出這個等級的貢獻,除了要有較深的自我學習和經驗,還得對對方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並事先調查對方的需求,才不會招致反感。


最高等級則是替對方介紹對他有幫助的媒體、客戶、合作夥伴,或可以建立關係的企業、金融、法律顧問等。


本田直之指出,發展到這個程度的前提是必須長時間耕耘,且已相互提供多次貢獻,得到某種程度的信任,才能真正進入這個等級。「當到這樣層次的時候,彼此的人脈便會開始產生強力的作用,使得雙方都得以享受回報。」


最後,解建新特別提醒,社團是講究和諧的地方,各式各樣性格的人都有,通常較難忍受「刺眼」的人,所以過度積極的表現,或是喜歡招搖的人,不妨收斂一些稜角,學會豁達開朗,在人脈經營上,才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2008/12/12 11:39


http://www.cheers.com.tw/doc/print.jspx?id=40288ab21df02d3b011df1c3940334c2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PVC比毒奶毒 環團籲全面禁用 民眾自保有測試小撇步

新聞來源: 今日新聞 更新日期:2009/02/25 20:49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什麼東西會比毒奶還要毒?環保團體認為是聚氯乙烯(PVC),因為PVC添加了DEHP等塑化劑,加熱後會釋放有毒的致癌物質,會傷害生殖系統及降低智商,而像是玩具、保鮮膜、水管等都含有PVC,民眾如果不放心,可以先把銅線加熱後,沾一些塑膠製品,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如火光出現的是綠色,就表示該塑膠製品含PVC材質,如果出現的是一般顏色火光,就未含PVC。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主婦聯盟監事陳修玲等國內多個環保團體25日指出,PVC產品幾乎無所不在,且比毒奶粉事件的三聚氰氨危害更烈,呼籲政府全面禁用PVC。 舉凡水管、地板、浴簾、百葉窗、 涼鞋、背包、沙發,以及食物上包著的保鮮膜、奶瓶、寶特瓶、玩具,甚至是捐血用的血袋……裡頭都含有PVC,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可怕的是PVC裡添加的DEHP等塑化劑。 謝和霖指出,DEHP是一種會危害生殖與發育系統的毒素,添加的安定劑會產生傷腎的鎘,以及會降低智商的鉛,這些會在使用時,滲出到PVC接觸的食物或飲水,且PVC廢棄後若採焚化處理,更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也表示,「胚胎時期媽媽有接觸(DEHP),男嬰生殖器官異常比率會比較增加。」 PVC這麼可怕,讓環保團體認為比毒奶還要毒,也因此環保團體要求政府全面禁用PVC塑膠。但若真的禁用,影響範圍將會很大,以致過去環保署要禁止使用,都遭到業者強烈反彈,只好暫停實施,目前只能提高PVC的回收處理費用,來降低使用率,不過,水管及醫療用品因其他替代材質的延展性,未如PVC佳,因此仍無法改變大量使用情形。 在這個情況下,消費者該怎麼自保?陳修玲教大家一個小秘訣,就是把一條銅線加熱後,沾一些塑膠製品,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如火光出現的是綠色,就表示該塑膠製品是PVC材質,但如果出現的是一般顏色火光,就代表未含PVC。

明年八大工業國家高峰會將很環保

明年八大工業國家高峰會將很環保 (中央社記者黃礦春羅馬29日專電)預定明年7月8日至10日在義大利拉馬達利納島(La Maddalena)舉行的八大工業國家高峰會議(G8)將會很環保,將做到對當地的環境零衝擊。 根據負責籌辦的義大利政府官員表示,不論是從數個月前已經展開的準備工作及將來會議進行期間的作業,都將尋求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使用對環境最大尊重的最現代科技,讓當地的經濟基礎建設起帶頭示範作用。 官員們說,會議期間的電力供應,除了尖峰用電時間使用海底電纜供電之外,將盡量使用太陽能。會議結束之後,太陽能的裝置將使馬達利納島的電力供應達到自給自足。 會議期間,與會的各國領袖及代表團團員在島上的交通都將使用電動車輛;垃圾將分類收集;有關的設施興建,包括將舊軍火庫改建為各會議場所及將舊海軍醫院改建為旅館等,都將使用當地的建材。 此外,最近才在那不勒斯(Naples)下水,領有生態永續發展合格証書,有99間套房及1530間普通客房的全球最大郵輪MSC Fantasia號,將於會議期間停靠拉馬達利納島,供與會的各國代表團住宿。 除了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與地主國義大利的總統或總理之外,將獲邀參加會議的尚有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及墨西哥等五個新興國家,埃及、澳洲、印尼及非洲聯盟的代表等區域性代表國家。 會議將討論的議題將包括國際金融危機及監理機構的改革、能源安全與氣候變遷、恐怖主義、核武擴散、消除貧窮、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緊張情勢及阿富汗的問題等。 資料來源: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81230/1241136.html

日老人最愛巢鴨晃 玫瑰紅內衣最暢銷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2008/12/28 18:08 東京巢鴨區成為日本老人最喜歡的遊覽景點。巢鴨區主要街道上的商家因為日本人口快速老化而生意興隆,這個歐巴桑的原宿現在越來越受歡迎。 日本全國1億2700萬人口,每五人就有一人年紀超過65歲。巢鴨區最吸引人的商業賣點是時裝店,成為每個銀髮婦女必遊之地。她們來這邊買巢鴨區的招牌流行宣言:玫瑰紅內衣。 根據亞洲醫學傳統,紅色貼身衣物有暖身之效。有些人或許懷疑這多半是心理作用作祟,但紅色內衣已成為送給60多歲日本老年人最好的伴手禮。也許因為迷信的緣故,每個月的四號、十四號及二十四號巢鴨的遊客特別多。根據傳說,巢鴨也是長者尋找一日情的重要地區,當地供休息的賓館生意相當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