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98.01.11菸害防製法上路 吸菸請至戶外

距離「菸害防製法」新制上路,最後倒數30天,衛生署署長葉金川親上火線與兩位拒菸終身義工孫越、陳淑麗,特別一起入鏡拍攝電視公益廣告,提醒民眾明年起,絕大多數的公共場所及室內工作將全面禁菸,違規吸菸者,毋需勸阻,最高可罰10,000元。場所負責人未張貼明顯禁菸標示,或提供菸灰缸、打火機,最高可罰50,000元。


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的報告指出,「本世紀將有10億人死於菸害相關疾病,多數將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每10個死亡的成年人,就有1名因菸害而死亡;所有的癌症1/3跟吸菸或二手菸有關。」而該報告也提出六項在已開發國家推展且證實為有效的菸害防制策略(MPOWER),即「吸菸率及菸害防制政策監測」、「落實無菸環境執法,保護免於二手菸害」、「提供吸菸者尼古丁替代藥物治療及戒菸諮商服務」、「菸盒印有菸害警示圖文」、「限制菸品廣告及促銷」、「藉由菸稅提高菸價」等。而台灣的菸害防制工作正是朝著這六大目標進行,即將在98年實施的「菸害防製法」,其重要的修正內容即包括:增加菸盒警圖、全面禁止菸品廣告及促銷、室內工作及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以及提高罰責等,這是保障台灣人民健康的一大步。


國民健康局局長蕭美玲表示,我國為與國際的菸害防制潮流接軌,於2005年3月30日簽署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簡稱FCTC),並為符合FCTC精神,多年來積極推動國內菸害防製法修法,終於在2007年6月1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將在明年1月11日開始施行,菸害防制新舊法對於無菸場所的規定,最明顯的差別是未來凡是學校、醫院、公務機關、金融機構、車站、公共運輸工具、餐廳、商場、旅館…等都必須在所有入口處張貼明顯禁菸標示,也不得提供打火機、菸灰缸給顧客。而對於違法吸菸者,無須勸阻,最高可罰新台幣1萬元;業者若沒有張貼禁菸標示,最高可罰新台幣5萬元,限期未改善者,還可連續處罰。


目前全球已有69個國家或地區,實施FCTC指導的「落實無菸室內環境」政策,而台灣也即將在98年1月11日開始執行,相信在政府與民間的合作下,我們可以在2009年3月WHO的「世界吸菸或健康大會」上,大聲向世人嗆聲「無菸台灣 Yes, We Can!」今年78歲的終身義工孫越表示,他從16歲開始吸了人生的第一口菸,這一吸就是漫長的37年,後來因不想影響到他人,這一戒也已經快25年了,而兩年前為了參加「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記者會」,先至台大醫院由楊泮池院長檢查肺部,竟然發現了癌細胞,去年1月18日開刀將癌細胞割掉。癌細胞可以拿掉,但吸菸37年帶來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卻依然纏著他,孫越說:「現在仍有時會覺得喘,沒想到吸菸的餘威仍在,戒菸實在戒得太晚!」孫越又強調,「從前走到哪兒,二手菸是免不了的,現在迎接無菸台灣的到來,請大家愛惜自己也尊重別人,還是把菸戒了吧!」


二手菸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是不容置疑的,吸菸者有選擇傷害自己健康的權利,卻沒有傷害他人的權利,而人人都有不吸二手菸的權利,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特別提醒大家,自明年1月11日起,如有發現疑似違法之情事,請記下地點名稱、地址、情況,甚至拍照後,直接向縣市衛生局檢舉,或是打國民健康局菸害申訴專線0800-531-531,也可以連絡董氏基金會,這些單位一定會盡到保密的責任,請大家放心,無菸台灣,要靠大家一起來落實菸害防製法98年新規定。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雖然全台約有50萬家的餐廳、商場、旅館、老人福利機構,依法可以例外設置吸菸室,但吸菸室的設置須經專門技術證照人員檢查合格、發給「室內吸菸室設置檢查合格表」,並將合格表張貼在吸菸室門口。而吸菸室究竟要符合什麼項目,主要有:「獨立空調及隔間且有平行開關的自動門、面積須為6-35平方公尺且不超過該場所總面積20%、負壓達0.816毫米水柱以上、每小時提供吸菸室體積十倍以上的新鮮空氣、排煙口應距建築物出入口及禁菸區域5公尺以上、開店前後1小時內不可使用但空調要運轉、最重要的是吸菸室要名符其實,只可以吸菸不可以提供其他服務」,換言之,不可以用於上網、用餐、閱報等。


為此,董氏基金會特別設計「旅館、商場、餐飲店、老人福利機構,例外設置室內吸菸室的自我評估表」,請想要例外設置吸菸室的餐飲店、旅館、商場、老人福利機構,在新制施實的倒數1個月,一起確實落實新制。事實上,吸菸室的設置勞民傷財,最簡便、有效、健康的方法就是吸菸請至戶外。詳細禁菸場所之規定及「旅館、商場、餐飲店、老人福利機構,例外設置室內吸菸室的自我評估表」,請查閱「華文戒菸網」。


菸害防製法自民國86年開始施實行至今已超過11年頭,終身義工陳淑麗表示,許多規定不符時代需求,很高興台灣終於也可以迎接無菸環境的到來,在此之前,個人曾歷經2年多奔波立法院、委員辦公室等,甚至在立法院遭到辱罵是法西斯,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終於將有無菸的環境,大家可以「理直氣和」請吸菸者到戶外吸菸,當然,吸菸者如果能戒菸就更兩全其美了!詳細的新法規定以及戒菸方法,歡迎上「健康九九衛生教育網」或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瞭解。


資料來源: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49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綠色環保衛浴廚房水槽 - 育宏國際

育宏國際有限公司於1993年以雅松石之名成立,目前專精於設計及生產衛浴面盆、檯面臉盆、洗手盆、浴室櫃類、 廚房水槽 、洗衣檯及衛浴專用導水溝等配件,材質從早期膠殼人造石、實心人造石到100%MMA壓克力實心人造石(世界級材質),所有的產品皆可依照客戶的需求訂製。16年來,育宏對於衛浴廚房設備研發生產專業經驗,注入品牌精神,邁入高品質時代的最佳後盾,用在地台灣設計製造的品牌,行銷全世界。 育宏近年來研發出創新材質及嚴謹細膩的生產品質,100%MMA ACRYLIC SOLID(100%壓克力實心人造石)新質材新技術,是育宏品牌長期投入技術研發的結晶。因應品質要求,連生產設備都自行研發,原料的調配,期間歷經多次試煉與改進,為的就是堅持生產出好的產品,這是奠定育宏品牌競爭力的根本。 人造石材產業本身不直接消耗原生的自然資源、不破壞自然環境,生產方式不需要高溫聚合,也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燃料和廢氣排放的問題。取得原料來自於石材礦山開採,帶來70%以上的廢石料以及不飽和樹酯組合而成。材料質輕(比天然大理石輕25%左右)、強度高、厚度薄,並易於加工,拼接無縫、不易斷裂,能製成弧形,曲面等形狀,比較容易製成形狀複雜、多曲面的各種各樣的潔具,如浴缸、洗臉盆、坐便器等,且施工也較為方便,而於運送部分,比運送大理石更為簡單、重量也比大理石輕上許多。減少資源浪費,而且廢棄之後可再回收、打碎、再製作利用。 目前育宏國際有限公司在生產衛浴廚房水槽的技術及經驗,在市場上是數一數二的老字號公司,面對時代的變遷,挑戰也越來越多,因此在技術研發、監控生產品質、市場嚴苛考驗下,更不敢懈怠,也因為這樣的堅持,獲得日本東陶TOTO台灣廠肯定,代理生產製造,共同邁向高端品質,提供消費者優質生活最佳商品。 * 服務實例 * 育宏服務實例 產品 安裝實際照片 客戶評價 U-105 壓克力實心水槽 好清洗、不易卡汙垢可以與同級板材或是石英石做無縫處理。 100%壓克力人造石(韓國石)樂天石 拼接地方無接縫處理。整理美觀大方!! U-590 活動...

金屬中心「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落成啟用

工業局攜手金屬中心,建置「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日前落成啟用,為產業發展模具智慧製造技術添助力。 台灣模具產業技術精良,品質與價格具有競爭力,為邁向智慧製造,經濟部工業局委託金屬中心建置「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以產品高值化、製造智慧化及管理數位化為三大目標,提供場域觀摩參觀、高值模具開發、零件代工、智慧製造技術輔導等服務,協助產業升級。 金屬中心表示,近年日、韓模具技術持續進步,中國大陸、泰國、越南等發展未曾間斷,我國除掌握現有技術與客戶,需持續精進模具開發與生產能力。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支持下,由該中心打造之「沖壓模具產業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全部採國產設備,包含伺服沖床, 自動化機器手臂 、3D掃描裝置等;同時發展雲端生產資訊平台、智慧虛擬試模與模具開發資料庫、線上模具監診等智慧製造系統,可成為產學研單位合作研發之據點。 工業局表示,該示範場域將擔任領頭羊角色,帶領台灣模具產業與機械產業組成「國家隊」,一起為金屬加工製造產業打「世界盃」,以爭取更多的國外訂單。而金屬中心長年深耕於模具產業,並擁有多系統整合技術,可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輔導廠商升級轉型,將以最適化的解決方法和創新服務營運模式,促進台灣模具與機械產業再創高峰。 新聞來源: 工商時報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利弊分析

隨著今年(2019)5月初川普總統的變臉,中美貿易戰再度緊鑼密鼓,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關稅,由10%提升至25%,中國方面也不甘示弱,針對美國的農產品、酒類產品課徵關稅。以台灣的中間財,生產的代工體系模式,參與國際供應鏈程度甚深,很難躲過貿易戰的流彈衝擊,包括貿易量下滑、供應鏈的重整,都有不小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大戰方熾之際,不少中國台商或把生產基地、供應鏈外移東南亞,或回流台灣避險。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商回流超過60件,預期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未來更可能提高至5,000億元。 一時之間,中美貿易戰對台灣是利是弊?眾說紛紜。我們嘗試從正反面論點的彙整,再透過本文的分析,理出個頭緒。 根據今周刊(2019.5.15)報導,引用德意志銀行的分析,「一旦貿易戰全面開打的18個月內,美國與中國的GDP成長率將各自跌掉2個百分點,亞洲整體GDP在12個月內可能減少2個百分點。同時,也指出香港、台灣經濟成長的折損最大,分別有3.9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的減少幅度,甚至步入衰退。另外,陸委會前主委林祖嘉教授也指出中美貿易戰會衝擊中美雙方經濟成長,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小龍,GDP成長率都將跌破2%,而和台灣為貿易對手國的韓國已在今年(2019)第一季出現GDP負成長。顯然中美貿易大戰的負面效應已然出現。 不過,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卻指出,中國台商將高階產品轉回台灣生產,增加投資金額及工作機會,美國對台灣進口量出現大幅增長,因此,「貿易戰使台灣經濟受利」。 再者,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周鉅原教授的總體模型分析報告也指出,台灣和中國出口品的相似程度高達50%以上,且台灣中間財和零組件的差異性不如消費性產品,一旦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基於中間財相似性的考量,轉單「台灣製造」將是重要的考量方向。因此,根據美方對中方課徵10%稅率的估算,「美國GDP下滑1.06個百點,中國GDP下滑1.05個百分點,台灣的GDP卻可逐勢成長0.47個百分點」。 根據上述分析,中美貿易大戰對台灣經濟影響的利弊很難加以判斷。因此,我們嘗試予以釐清背後的真相。首先,周鉅原教授的模型係建立在美國對中國輸美2,000億產品課徵10%關稅的前提上。但目前關稅已提升至25%,故衝擊程度應更大。其次,周教授的分析,並未考慮貿易戰對中國台商的影響...